精美的手工艺术吸引外国友人来“学艺”
2017-10-18 14:09:00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      当外国新锐艺术遇上中国传统文化,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  
       
    10月16日上午,市南区图书馆一堂富有浓厚中国传统韵味的讲座,让来自德国的友人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,精美的剪纸作品让他们十分新奇,不时发出啧啧称赞。
    剪纸交流活动由青岛海博书画院副院长、青岛中国剪纸艺术馆副馆长、青岛市文艺家协会会员、青岛市民俗协会会员赵玉华老师把台讲授。
 
    面对新奇的德国朋友,赵玉华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精美作品,并请现场翻译为大家做了简要介绍,一幅幅作品生动活泼,美轮美奂,德国友人看了赞叹不已。
    随后赵玉华老师教大家折叠、剪裁、镂刻的方法,一把剪刀,一张彩纸。在手中转一转,用剪刀剪几下,就剪出一幅精美的窗花。
    德国朋友们在看着剪刀在老师的手中轻轻一动,就剪出了复杂多变的图案,都连连称奇。不光是外国朋友,现场的老学员们同样学得津津有味。
 
     在赵玉华老师指点下全神贯注地开始操作了,不一会儿的功夫,不断有惊呼声从教室的各个角落发出来,大家纷纷完成了自己的“作品”。   
    一个半小时的艺术交流,让同学都大呼不够过瘾

       德国朋友小心翼翼地将折叠后被自己剪得奇形怪状的彩纸打开,一个个五星,一幅幅窗花跃然纸上,不能说尽善尽美,但也是有模有样。在外国人眼中,中国人手中的剪刀是非常神奇的。
    镂空的花纹,笔笔连接,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。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剪纸的魅力。
      随着“文化走出去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好奇,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人前来观摩学习。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,剪纸作品的意义不再停留于逢年过节增添喜庆的载体,而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形式,是我国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   
       最后,赵玉华老师还为每位德国朋友赠送了她的剪纸作品,并向她们介绍今年恰逢中国农历鸡年,这些公鸡的剪纸作品也代表了“鸡”祥如意美好的祝愿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友人 手工 外国

上一篇:“青云图”一周岁啦!
下一篇:市南区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 十九大报告